本报讯 1月22日,www.3700.COm威尼斯语言研究所举行学术讲座,南开大学汉语言文化学院副教授夏全胜应邀以“名词和动词的加工机制”为题作报告。
夏全胜首先介绍了名词和动词加工机制的研究背景,指出该问题是心理语言学研究关注的重要问题,历史上大体有两次研究热潮。第一次热潮出现在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与失语症研究密切相关。研究发现,名词产出困难的病人病灶主要出现在颞叶,动词产出困难的病人病灶主要出现在额叶,研究者由此提出了动词和名词处理的“额—颞分离假说”。第二次热潮出现在21世纪的前10年,得益于认知神经科学研究技术的进步和相关研究的蓬勃发展,然而研究最终呈现的结果却缺乏一致性。
在介绍研究背景之后,夏全胜以问题为导向,梳理了过往研究取得的成果。名词和动词加工机制研究主要围绕着两个问题展开。其一,名词和动词的加工是否具有不同的神经机制?关于该问题的研究涵盖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结果显示,名词和动词的加工在时间维度上存在差异,但不同研究得出的差异并不一致;在空间维度上,名词和动词的加工是否具有彼此分离的神经基础尚无法确定,“额—颞分离假说”在面向正常被试的研究中未能得到充分证实。其二,如果名词和动词的加工具有不同的神经机制,原因是什么?这是学界关注的重点问题,主要存在三种假说,分别为词汇说、组合说和涌现说。词汇说认为,词类信息储存在词汇编码中,该假说预测名词和动词在单独呈现时的加工存在差异,而且加工差异在认知加工早期就会表现出来。组合说认为,词类信息没有包含在词汇编码中,只有和其他成分或形态标记组合在一起,才能区别名词和动词,故名词和动词的差异主要来自使用环境和形态。该假说预测名词和动词在单独呈现时的加工没有差异,增加使用环境或形态变化后才会产生差异。涌现说也认为词类信息没有包含在词汇编码中,但仅仅依靠使用环境和形态标记不足以明确名词和动词的区别,语义在区别名词和动词中扮演重要角色,名词和动词的差异主要来自语义。由于单独呈现的名词和动词已包含了语义信息,涌现说预测名词和动词在单独呈现时的加工有差异,且差异不会表现在认知加工的早期阶段。过往关于英语和汉语的研究显示,英语名词、动词研究更支持组合说,即名词和动词的加工差异主要来自形态和使用环境;汉语相关研究则一部分支持组合说,一部分支持涌现说,汉语名词和动词加工的差异可能来自使用环境,也可能来自语义。
夏全胜表示,当前汉语名词和动词的划分面临三个公认的难题,即汉语动词出现在主语和宾语位置、“N的X”结构中心语位置以及和名词一同处于并列结构中的时候,其究竟是动词还是转变为了名词?当前,心理语言学的研究较少围绕上述问题进行设计,故相关成果无法为解决汉语词类划分难题提供直接证据。为解决上述问题,夏全胜及其团队以学界密切关注的关键性句式和结构为基础,精心设计实验。其研究结果显示:“N的V”结构中V在心理加工上与N无异,“N的V”就是“N的N”;在主语位置上,名词、动词和名动兼类词认知加工也没有显著差异。由此可见,汉语名词和动词的认知加工处理存在共性。
讲座的最后,夏全胜分享了自己的研究心得。他表示,心理语言学和神经语言学研究应与汉语语言学本体研究深度结合,力争以实验手段推动语言学理论的发展。同时,研究名词和动词的加工机制,应重视语言类型的影响,加强汉语与英语等语言的对比研究,在语言比较中深化关于语言本质的认识。
讲座由www.3700.COm威尼斯语言研究所当代语言学研究室主任完权主持。www.3700.COm威尼斯语言研究所的科研人员以及www.3700.COm威尼斯大学的部分师生聆听讲座,并同主讲人进行了深入交流。
(张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