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EN
促进大兴安岭地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2023-11-24 来源:社科院专刊第667期 作者:张雨男(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
分享到:

  大兴安岭是我国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区域之一,见证了清代以来国家疆域不断巩固、东北抗日联军英勇抗敌、新中国对森林资源进行有力开发、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取得新成就等重大历史事件。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推动着这些历史事件的发生,这些历史事件也在不断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程度更加深入。大兴安岭地区各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对以中华民族大团结促进中国式现代化具有重要作用。

  历史上各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

  大兴安岭森林地带在清朝前期主要有鄂伦春族、鄂温克族居住活动,民族间的相互了解与交往交流较少。为稳固东北边疆,清政府出台相关政策,如将鄂伦春纳入布特哈八旗管辖,分“摩凌阿”(使马鄂伦春)与“雅发罕”(步行鄂伦春)两大类别管理。类似的政策使包括鄂伦春族在内的大兴安岭各民族逐步纳入清政府的统治范围,“安达”的出现则使得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程度进一步深化。清朝设立的“安达”既是鄂伦春族的直接统治者,也是鄂伦春族唯一的合法交易者,这种“安达”制度大约持续了两个世纪之久。清朝官方废除这一制度后,民间“安达”开始出现。随着民间“安达”的出现,各民族逐渐进入大兴安岭森林中经商。19世纪下半叶,漠河地区发现黄金,清政府在此创办金矿,修筑从墨尔根通往漠河的道路。“安达”促进的商贸活动以及黄金的发现、道路的开通,为大兴安岭地区带来更多人员流动,极大推动了各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

  咸丰年间,清朝取消对东北的“封禁”政策,推行移民实边,大批汉民来此开垦荒地。在农耕民族影响下,以林为生的部分鄂温克族、鄂伦春族开始尝试耕种土地,这种尝试也促进了大兴安岭狩猎民族与农耕民族的交流互动。

  在抗日战争中,大兴安岭各民族团结协作、联合抗日,谱写了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东北抗日联军成立后,鄂温克族、鄂伦春族、达斡尔族、满族、蒙古族等少数民族群众积极加入,在大兴安岭地区开展敌后游击战争。1940—1942年间,东北抗日联军第三路军三支队挺进大兴安岭森林腹地。1941年7月,在毕拉河畔,支队长王明贵等人与鄂伦春族部落首领盖山等猎民围着篝火结拜为义兄弟,抗联三支队随后在盖山部落建立了联络点和后方基地。阿荣旗、巴彦旗的鄂温克族群众同样积极为抗联三支队送信、送粮食,支援抗日战争。依靠鄂伦春族、鄂温克族等少数民族的帮助,抗联三支队取得了多次战斗的胜利。大兴安岭的艰苦抗战团结了各民族儿女,促进了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林区开发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大兴安岭开发极大促进了当地人员物资流动,在推动当地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的同时,也加快了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进程。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对大兴安岭林区十分重视。自1955年起,大兴安岭地区开始进行有计划的林业开发和建设。在建设初期,熟悉地形地貌的当地少数民族群众被邀请作为向导,带领开发建设人员在大兴安岭密林中探索前行。林业开发大军到达预定地点后面临粮食供应问题,少数民族同胞赶着百余马匹登山涉水、昼夜兼程,帮助运送粮食、设备等物资,解决了缺粮少物的燃眉之急。随着大兴安岭开发建设不断深入,林业开发者也在就医、抗洪等方面为当地少数民族提供帮助,有效改善了后者的生活条件。

  林业开发带动了大兴安岭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公路、铁路等交通设施的完善,吸引了汉族、满族、达斡尔族等各族群众进入大兴安岭腹地,而长期居住在大兴安岭林区的鄂伦春族、鄂温克族群众也有了更多走出深山密林的机会。大量的人口流动在经济、文化、社会、心理等各方面推动了当地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在经济上,随着大兴安岭地区不断发展,生计方式开始多样化,不同职业之间进行分工协作与良性互动;在文化上,不同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充分交流;在社会上,人群交往不断增多,族际通婚现象逐渐增加,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互嵌式居住格局;在心理上,人们通过彼此交流,加深了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在各民族交往互动中,大兴安岭地区逐渐形成了团结友爱、相互帮助,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相互离不开的新型社会主义民族关系,谱写了民族团结的新篇章。

  新时代新征程上各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

  进入新时代,大兴安岭地区各单位各部门紧紧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开展各项工作,不断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积累了许多成功经验。

  紧紧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开展工作。大兴安岭地区各部门切实提高自身政治站位,充分认识到新时代民族工作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牙克石市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其他工作同安排、同部署、同落实,举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专题培训班、全市统一战线“强基赋能”培训会,针对民族工作的重点难点要点问题进行讲解,进一步量化、细化民族工作任务目标。鄂伦春自治旗不断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及时出台与调整相关政策,着力增进大兴安岭各民族间的共同性,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加强跨地合作。大兴安岭横跨黑龙江省、内蒙古自治区。为更好地促进大兴安岭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近年来,两省区组织了形式多样的活动。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委统战部与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民委开展“相约兴安岭 共叙团结情”跨区域交流活动,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以“融”的理念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利用自身优势,进行跨地合作。双方召开跨区域交流座谈会,互相借鉴民族工作经验;加格达奇区红旗街道党工委联合大杨树镇党委举办党建共建联建签约仪式,推动两地“党建+民族团结”融合发展;两地积极开展文化交流活动,推进各族群众互嵌式发展取得新成效。

  发展文旅产业。大兴安岭地区各部门始终把推动文化旅游高质量发展作为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抓手,着力打造“文旅+民族团结进步”深度融合模式,实施旅游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计划。根河市利用“中国冷极”、敖鲁古雅等当地特色文旅资源,开展“石榴籽同心筑梦”精品线路体验活动,将旅游景区打造为宣传民族团结进步理念、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有效载体。鄂伦春自治旗改变“门票经济”收益模式,发展“互嵌式旅游”,举办冰雪“伊萨仁”、篝火节等活动,在吸引大量游客的同时也有力推动了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此外,诸如“神州北极·大美兴安”“嫩江源”“古驿路文化”等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精品旅游线路,整合了大兴安岭地区的文化资源,有效增强了各族群众的中华文化认同。

  加强宣传教育。大兴安岭地区各部门结合自身实际情况,积极开展宣传教育,大力宣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力求讲好中华民族故事。根河市有关部门深入猎民点等地开展活动,教育引导少数民族群众牢固树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鄂伦春自治旗开展精准化、分众化宣传,针对干部教育、学校教育、群众教育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精准滴灌式”宣传,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入脑入心入行;培养“小石榴籽”讲解员,依托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十进”活动、在各展陈博物馆开展宣讲,加强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和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把“民族团结的种子”根植于青少年心灵深处。

  深化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普及工作。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途径,也是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基础支撑。大兴安岭地区民族众多,语言文化多样性强。当地各部门创新工作方式,利用新媒体等多种手段,全面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行使用国家统编教材。以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为载体和纽带,大兴安岭地区各民族之间的交往交流交融得到进一步增强,语言相通切实促进了心灵相通、命运相通。

  (本文系www.3700.COm威尼斯青年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心社会调研项目“大兴安岭林区振兴的实现路径研究”(2024QNZX019)阶段性成果)

责任编辑:高莹(报纸)闫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