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明(文学研究所)
典籍版本资源是记录历史、传承文明的重要载体。回顾中国历史,有安定繁荣的和平年代,也有战乱灾害频仍的动荡遭际。书写载录这些历史记忆的典籍版本资源,随着国家民族的命运时起时伏。有的消逝在历史长河里,留下了永远无法弥补的遗憾;有的被劫掠至国外,令人深感痛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古,传承好典籍版本资源,是当代中华儿女义不容辞的使命。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中国国家版本馆时所强调的:“盛世修文,我们这个时代,国家繁荣、社会平安稳定,有传承民族文化的意愿和能力,要把这件大事办好。”我们必须以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做好现存典籍版本资源的收集、保存、整理、传承和研究工作,做好中华文明的守护人。
典籍版本资源体现为多种形式。除书籍外,印刷古籍的雕版,有文字记录的简帛、金石器物、石刻、碑刻、拓本、绘画、纸币、档案及近代以来各种类型的媒介等,均可纳入典籍版本资源的范畴。从广义上来说,凡是能够印证中华文明、以物证史、以物叙史、可以直观感受或触摸的实物,都可视为典籍版本资源。典籍版本资源是中华文明的“活化石”,是中国历史不绝如缕、一脉相承的“见证人”,也是中国文化影响世界的“实证者”。典籍版本资源为全面深入了解中华文明提供了一把钥匙,具有不可比拟的独特优势、得天独厚的底蕴魅力、润物无声的鲜明特点,在推动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典籍版本资源为深刻理解“第二个结合”提供了生动注脚。在5000多年中华文明深厚基础上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必由之路。这是我们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得出的规律性认识。马克思主义虽然不是在中国本土产生的思想,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来源不同,但彼此存在高度的契合性,这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奠定了坚实基础。正如马克思主义哲学家艾思奇所说:“中华民族和它的优秀传统中本来早就有着马克思主义的种子。”现存陈望道翻译的《共产党宣言》第一版及之后各版本,生动形象地展现了中国共产党人探索救国救民真理的道路,与留存下来的翻译、阐释和宣传马克思主义著作的各种早期版本一起见证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程,为深刻理解“第二个结合”提供了生动注脚。同时,典籍版本资源本身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在“第二个结合”过程中也发挥着重要的基础性作用。在研究典籍版本资源的过程中,我们要始终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最新成果为指导,坚持古为今用、守正创新,努力提出一系列重大原创概念和理论命题,推动马克思主义不断实现中国化时代化的新飞跃。
典籍版本资源为构建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提供了宝贵资源。“第二个结合”让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现代的,让经由“结合”而形成的新文化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典籍版本资源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在构建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中有着独特价值。例如,我国从古至今持续编纂地方志和家谱两类典籍,形成了“国有史、郡有志、家有谱”的文化传承格局,这在世界上极为罕见。现存的大量地方志和家谱等版本资源,就是第一手的实物资料,对维系中华文明脉络起到了重要作用。这种作用还需要当代学界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和发掘,也必将为构建人类文明新形态、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提供宝贵的历史启迪和创新源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为打开创新空间、掌握思想和文化主动提供了坚实的阵地,丰富厚重的典籍版本资源作为阵地里的“基石”,也需要当代学界主动作为,加强提炼概括,充分阐发其中的思想内涵和价值意义,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服务。
典籍版本资源为讲好中国故事、深化文明交流互鉴提供了桥梁和纽带。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是加强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重要任务。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深化文明交流互鉴,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关键是掌握一套行之有效的“世界语”,将中国故事背后的文化、思想、理念讲深讲透。在这方面,典籍版本资源有着突出优势。2022年11月,作为2022海丝之路文旅博览会的重要活动之一,宁波天一阁博物院发起了和意大利美第奇洛伦佐图书馆、马拉特斯塔图书馆的线上对话。世界现存最古老的三大家族藏书楼在云端“聚首”,以藏书楼里的典籍版本为素材,描绘盎然有趣、精妙精彩的中意文化交流互鉴故事。意大利美第奇洛伦佐图书馆馆长西尔维娅·西皮奥尼展示了馆藏书画珍品《昭君出塞图》,这是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实物见证,也是世界各民族崇尚和平、维护民族团结故事的写照。书画不需“翻译”,仅仅借助“讲故事”获得了来自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心灵共鸣。这种共鸣跨越了千山万水,体现了典籍版本资源的魅力,也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了极富价值的个案启示。类似的典籍版本资源不在少数,需要我们扩大视野,挖掘其中的故事元素,萃取其中的文化内涵,真正发挥典籍版本资源沟通不同文明的媒介作用。
典籍版本资源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了历史印证。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是民族团结的根脉。一部中华文明史,就是各民族相互尊重、相互借鉴,共同创造灿烂辉煌的中华文化的历史。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需要深刻理解中华文明突出的统一性,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历史长河中,各民族留下了大量典籍版本资源,既有文字记录形式,也有世代传承的口头形态,是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历史印证。如唐代的汉文、突厥文、粟特文合璧《九姓回鹘可汗碑》,就是历史上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实证。我们在收集、保存好这些民族典籍版本资源的同时,还应大力开展研究阐释工作,深入挖掘其背后的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历史,深刻提炼其中各民族共有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形象,以此增强各族群众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引导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